== “完善 、 加快 、 健全” ==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趙敬菡、傅立波)昨日,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醫療改革的內容頗具新意,雖篇幅減短,但重要性更大。
報告指出:深化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全面開展兒童白血病等20種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今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25元提高到30元。[詳細]
人民網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傅立波)“資格審核、等級評審、各種專項檢查等種類繁多,醫院應接不暇,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不佳。最后,醫院大多是應付檢查,突擊工作,檢查團走后又恢復“正常”。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陳仲強教授昨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必須改進完善現有的醫院監管模式。
陳仲強認為,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公立、民營或私立醫院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規模上都有了迅速發展,但是各個醫院的醫療質量、安全運營及內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對于醫藥衛生事業改革最終結果將會產生重要影響。為此,政府主管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過資格審核、等級評審、各種專項檢查等種類繁多的方式加強對醫院的管理與控制,對于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傅立波)“從現實情況看,老百姓看病難在二級城市基本不難,難就難在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教授昨日做客人民網,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緩解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建立分級診療、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和加強社區醫療工作力度是三大抓手,而且應從完善體制機制上尋找突破口。
 劉忠軍介紹,“十二五醫改規劃”提出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要“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做到“明顯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量占門急診總量的比例” ,做到患者就醫的趨勢應當逐步轉變為通過分級診療實現“病有所醫”。然而近兩年來,患者舍近求遠,直接涌向大醫院就醫,以及邊遠地區患者涌到中心城市大醫院就醫的勢頭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醫改的進一步目標是強基層。強基層很重要的一塊就是要老百姓信任醫療機構,信任基層的醫務人員。“看病難的問題,基層是不難的。主要難在大醫院,省級醫院,首都的名醫院,人滿為患,而基層的醫院卻門可羅雀,這主要是由于百姓對基層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醫務人員素質不信任的結果。”
 對于如何提高基層醫療水平,瞿佳認為應該建設“立體化”的醫療服務體系,并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養,提高基層醫務人員醫療水平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實現“看病不出縣,手術不出縣”的目標。第二,建設醫療聯合體。第三,探索家庭醫生模式。培養出優秀的全科醫生,可以作為一個社區的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