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印。京華時報記者潘之望攝
昨天上午,朝陽團代表們在分組審議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就醫療服務價格低“開處方”,要建立醫生誠信體制,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價值,以醫養醫。
京華時報記者劉雪玉
談醫療
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值
人大代表張曉艷就醫療方面提出建議,雖然政府一直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患者排隊掛號,有時候仍需排上幾個小時,作為基層的醫生,她非常理解患者的難處。但與此同時,北京的醫療價格,從1999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醫療價格沒有變化,導致了很多怪現象。她建議,要讓藥費降下來,并提高醫療服務的價格,“我們給病人洗腳、做護理,但醫療服務的價格是5元錢,低廉得讓醫生和護士沒有尊嚴。”
杜德印稱,看病難客觀存在,但我們忽略了看病費用的問題。百姓負擔重,但錢沒有花在治病上,而是花在藥費、檢測費上,“不能以藥養醫,而是要以醫養醫。醫生和患者是特殊的關系,要建立醫生誠信體制,提高醫療技術質量和服務價值,讓老百姓看病盡可能少花錢,才是醫改的核心。”
談改革
打破原來不合理的利益結構
杜德印就深化改革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城市管理不能太粗糙,改革最終改的是利益結構,打破原來不合理的利益結構。如果觸及利益環節,就容易推不動。
“我們改革要轉變政府定位,政府是管人的還是服務人的?是負責還是監管?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我們要從權力本位轉到責任本位,哪個部門只要責任第一位,肯定能開展好工作。不要重權輕責,攬功諉責,一定要克服政績思維,不斷深化改革,真正從管理轉向治理,才能建立與公共治理相適應的共治結構。”杜德印表示。
談養老
政府應拿錢把公共空間搶回來
人大代表陳偉在分組會上稱,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加重,養老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但調研中,他們發現就目前來說,政府資金投入不少,出發點是好的,但就是利用率很低。陳偉說,“剛開始,城鄉養老中心成立的時候,還有很多老人入住,后來人就很少,一是來一趟城鄉養老中心太遠,二是娛樂項目也少,無奈就改成了老年人餐桌。”
杜德印就陳偉的問題說,所謂居家養老,最重要目的就是就近便民,目前做到街道的層面了,但是一個街道幾萬人,解決的問題就少,覆蓋率也低,應該以社區為單位,方便居民。
杜德印還表態說,政府應該拿錢把老百姓的公共空間“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