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張然)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制定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指出將針對有肇事肇禍行為或威脅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設立應急醫療處置“綠色通道”。未來5年,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將達到80%以上,顯著減少患者肇事肇禍案(事)件。
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430萬人,其中73.2%的患者接受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隨訪管理和康復指導服務。《規劃》要求,70%以上的鄉鎮(街道)都要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在符合條件的縣級綜合性醫院設立精神科,全國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量增加到4萬名。《規劃》還要求有效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救治管理任務,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和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率均達到80%以上,顯著減少患者肇事肇禍案(事)件。
《規劃》的重點內容首先是要全面推進嚴重精神障礙的救治救助工作。充分發揮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患者發現和登記報告。對病情不穩定患者,基層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要協同隨訪,設立有肇事肇禍行為或威脅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應急醫療處置“綠色通道”。在重視患者信息及隱私保護的同時,對于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服務管理要進行信息互聯互通,以便救治救助、隨訪管理,及時發現具有肇事肇禍行為或危險“苗頭”,及時處置。
隨著近年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逐年增多,心理應激事件時有發生。《規劃》提出要關注抑郁癥、兒童孤獨癥、老年癡呆癥等重點疾病,關注婦女、兒童、老年人、職業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心理問題。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鼓勵中醫專業人員開展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問題防治和研究。
《規劃》還要求各地依法將心理援助納入各級政府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背景
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約1%
精神障礙又稱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感知、情感和思維等精神活動的紊亂或異常,并伴有生活技能與社會功能損害。世界衛生組織將精神障礙分為10大類72小類,近400種疾病。我國目前將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疾病列為嚴重精神障礙進行管理。常見精神障礙即通常所說的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及酒精和藥物依賴等。根據有關調查: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約為1%左右。
我國精神衛生服務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精神衛生服務資源嚴重短缺且分布不均,全國共有精神衛生專業機構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萬張,平均1.71張/萬人口(全球平均4.36張/萬人口),精神科醫師2萬多名,平均1.49名/10萬人口(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國家平均2.03名/10萬人口),且主要分布在省級和地市級城市。部分地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現、治療、隨訪、管理工作不到位,家庭監護責任難以落實,貧困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救治,依法被決定強制醫療和有肇事肇禍行為的患者收治困難。公眾對焦慮癥、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率低,社會偏見和歧視廣泛存在,諱疾忌醫多,科學就診少。現有精神衛生服務能力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