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小傳 洪昭光,衛生計生委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心腦血管病專家,中華糖尿病協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原副院長
健康,既復雜又簡單,記住4個“最好”幫你事半功倍。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人生的各個要素:金錢、地位、財富、事業、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擁有健康就擁有希望,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一個人能力再強、本事再大、榮譽再高、財富再多,死了也不帶走一分。你只得是空空手來,空空手走。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愛自己,因為健康的鑰匙就在自己手里。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也就是說,病人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是治愈疾病的主要力量。他說:“醫生只是幫助本能。”也就是說,醫生只是輔助作用,健康主要靠自己,要學會自我保健,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最好的藥物是時間
有病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就越好。曾經有個尿毒癥病人,就是被耽誤了,結果透析花了90萬元。其實若早發現,治療就很簡單,像高血壓一樣,一天一片藥,3個月到半年就好了,費用少,還不得并發癥。
如果是心肌梗死,馬上打一針,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血栓化開了就好。可如果6個小時后再送醫院,效果就差了。如果12個小時后,用藥就會毫無效果,打幾針都不管用。所以說,時間是最好的藥物,時間就是生命。平時要多查查身體,掌握一些急救知識。
最好的態度是自信
自信的力量是極為珍貴的,對個體而言,信心能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免疫細胞對細菌、病毒及腫瘤細胞的天然殺傷力。一位患“非典”康復的白衣天使說得好:“是自信心救了我,自信起了一半以上的作用。”
集體心理治療的研究表明:通過提高病人的自信心,能使癌癥病人的情緒波動少、痛苦少、免疫力增強,最終生存時間比被動接受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長兩倍。針對一組159名被臨床醫師認為活不到1年的晚期癌癥患者,通過暗示療法,增強了病人的信心,結果近1/4的病人恢復了健康,平均活了20個月。可見,恐慌和自信對健康與生命的影響是有天壤之別的,保持自信、樂觀心態很有必要。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經過大量的研究,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因為人類花了300萬年,從猿進化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是步行進化的結果,所以人體的生理結構最適合步行。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病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數任美國總統的保健醫生懷特博士首次提出上述觀點。他還將步行鍛煉作為心臟病病人和心肌梗死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并取得良效。他建議健康成人應每日步行鍛煉,并堅持終生。
通過對1645名65歲以上老人的4年多的前瞻性研究發現:與每周步行少于1小時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時以上者,其心血管病住院率減少69%,病死率減少73%。因此,步行應成為中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運動,是預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還要強調一條: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能從無到有,也能從有到無,是可逆的。1960年我當實習醫生時,老師告訴我,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轉。到最近科學家才證實,動脈硬化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走路就是使動脈硬化斑塊變穩定和消退的最有效方法。研究證明:只要步行堅持1年以上,就助于硬化斑塊消退。步行對降血壓、降膽固醇、減體重都有好處。美國運動醫學會曾發表報告:有氧運動好,有氧運動中,又屬步行、慢跑和游泳最好。▲ (衛生計生委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心血管病專家 洪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