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吃藥不奏效 試試介入治療
◆臨床上約有2/3晚期癌癥患者正在經歷癌痛,但超過八成癌痛患者未獲規范治療
◆癌痛有時是早期腫瘤或腫瘤復發轉移的信號,忍痛或不予重視往往貽誤治療時機
◆治療癌痛首選三階梯鎮痛法,如果藥物不起效或患者不耐受,還可考慮介入治療
持續性的嚴重疼痛會加速病患的死亡,這種死亡速度是癌癥進展速度的幾倍,甚或十幾倍。
得了癌癥需要治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由癌癥帶來的疼痛,需要治療嗎?能夠治療嗎?在人們以往的認識里,癌癥和痛苦是兩個密不可分的“雙胞胎”,得了癌癥,自然就得承受痛苦。但隨著疼痛醫學的發展和鎮痛技術的進步,如今擊碎癌癥和疼痛之間的“等號”已經成為可能。
專家指出,癌痛治療首先可以使用藥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6年就制定了非常簡明的《癌癥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推行。但由于認識上的局限和對藥物治療的抗拒,發展中國家八成以上的癌癥患者未獲規范的癌痛治療。事實上,癌痛治療的方法不僅只有藥物一種,如果藥物方案已經難以解決問題,還可以考慮介入治療癌痛。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阮祥才
疼痛或是
腫瘤早期信號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阮祥才介紹,癌痛是惡性腫瘤引起的疼痛。按照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惡性腫瘤本身引起的疼痛,為主要來源,占比達75%~80%;二是腫瘤治療,如大手術、放化療、一些微創的檢查與治療等,引起的疼痛,為第二大來源,占比10%~15%;三是伴隨或合并的疼痛,譬如三叉神經痛、腰腿痛,或帶狀皰疹神經痛等,較為少見,很少受到關注。
按照痛的類型,還可以把它分為神經痛、骨痛、肌肉源性、軟組織疼痛、牽涉痛或幻肢痛等。按照病程長短,也可分為急性、慢性癌痛。
“可能會有人覺得,癌痛就意味著惡性腫瘤到了晚期,已經沒有治療意義了。其實不然。首先,疼痛可能是某些癌癥早期的癥狀。很多病人就是因痛就診,才發現是惡性腫瘤。”阮祥才指出,因此早期的疼痛癥狀可以是診斷腫瘤的一個指標。“在臨床上,因為忍受疼痛導致貽誤病情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對于腫瘤患者來說,新發疼痛或疼痛出現加重等改變,往往提示腫瘤復發或轉移了。所以,這類患者更應該注重觀察疼痛變化。“我們見過一些癌癥患者,出現腰腿痛了,去采用扎針灸、按摩等自行處理,后來情況惡化再來就診,才發現腫瘤轉移了。”
癌痛不會自愈 需要干預
劇烈疼痛對人的負面作用日益受到關注。疼痛時,食欲會減退、食量會減少;長期的疼痛會使得人內心煩躁,容易出現抑郁、自暴自棄的情緒,覺得生活沒意義,甚至導致自殺傾向;劇烈疼痛還會嚴重影響睡眠,不僅僅大大降低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全家人的正常生活。
對于癌癥病患來說,長期吃不好、睡不著,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腫瘤細胞一般在人體抵抗力較差時發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治療癌癥。“我們常說很多癌癥患者是痛死的,因為研究發現,持續性的嚴重疼痛會加速病患的死亡,這種死亡速度是癌癥進展速度的幾倍,甚或十幾倍。”
阮祥才指出,癌痛很少有間歇期,更不會自愈,都會隨著腫瘤進展,損傷越來越重,疼痛越來越劇烈。“譬如癌癥骨轉移產生的疼痛會使患者活動受限,隨著轉移癌對骨骼神經和組織破壞程度加重,更容易發生骨折,嚴重的還會壓迫脊髓導致截癱。”他舉例說。
癌癥病患并不是必然會有癌痛。只有大約半數惡性腫瘤病患會有癌痛,但是,到了晚期,三分之二的病患會有劇烈癌痛。
逾八成患者的癌痛未獲治療
阮祥才指出:“遺憾的是,全球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癌痛病患只能得到極弱的藥物,或者得不到任何疼痛藥物治療。其中在發展中國家,癌痛治療的形勢尤為嚴峻。”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局面?是藥物不足,還是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
阮祥才分析說,其實癌痛治療的藥物有很多,藥物治療的方法也很明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6年就制定了非常簡明的《癌癥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推行,還要求每一位臨床醫生掌握該方案。很多時候,其實是患者對癌痛治療并不了解,根本不知道癌痛是可以治療,晚期癌癥經過治療是可以無痛的;另一方面,有很多中國患者對止痛藥有天然的抗拒心理,總是擔心會產生藥物依賴。與此同時,以往癌痛缺乏系統和專業的專科指引也是原因之一。
“近年來隨著疼痛專科的發展,將有助于改善癌痛治療的不良局面。”疼痛專科醫生會熟練運用三階梯治療原則,對于藥物的特性、特點和反應了然于心;還會關注病患的精神和情緒,做好心理引導;更會針對病患的特點選擇介入性疼痛治療,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藥物不起效可考慮介入治療
阮祥才說,調查發現,按照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八九成的癌痛可基本緩解,但是還有近兩成的病患,會因為口服給藥無效,或口服阿片類藥物副作用大而難以繼續等,無法解決疼痛問題,進而嚴重影響其腫瘤治療和生活質量。這部分病患需要恰當的介入性疼痛治療。
早在1998年,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就提出,癌痛的介入治療方案是三階梯治療的有益補充,認為可以滿足頑固性癌痛病患的需求。目前在臨床上開展的癌痛介入性治療主要有4種:
1.神經化學毀損:腹腔神經叢乙醇阻滯治療用于上腹部癌痛,特別是胰腺癌痛,部分病患可獲得無痛的效果。對某些頑固性外周神經痛患者,可進行多個神經和部位的神經化學毀損治療。對高齡、衰弱與晚期患者,這優于外科手術,疼痛緩解時間可達5周至4個月。
2.中樞靶控鎮痛技術:近年來最受重視的頑固性疼痛治療手段。該方法可將藥物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腦,應用藥物的劑量僅為口服需要用藥劑量的1/300,避免大量口服用藥帶來的毒副作用,并可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疼痛模式,編寫相應的程序,進行針對性的給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可達到滿意的鎮痛效果。
3.神經調制療法:主要指的是脊髓電刺激治療。方法是植入脊髓刺激電極于相應的脊髓階段,通過連接的刺激器發出電刺激波進行脊髓刺激,實現神經調控,可達到很好的緩解疼痛的效果。
4.硬膜外止痛:硬膜外止痛技術是將止痛藥物注入硬膜外腔,阻滯脊神經傳導,產生節段性鎮痛的方法。(記者黎蘅 通訊員魏星、黃月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