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少吃也能治病
小兒、老人、胃腸弱、病后初愈者尤其要做到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 趙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歷來重視食養、食補和食療。生活水平提高后,各種養生補品、美食珍饈更是受到老百姓的追捧。吃什么強身健體,怎么吃延年益壽,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實際上,飲食與疾病的關系除了強調“吃好”,還有一個關鍵點是要懂得適時、適量。
中醫歷來講究飲食和養生相輔相成。若飲食適宜,“食養”得當,則氣血充盛、身體康健;若病后初愈、飲食失宜或調補不當,則會產生“食復”,即飲食失宜導致疾病發生或復發。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損谷則愈”的思想,“損谷”就是少吃,“損谷則愈”是說,適當少吃有利于疾病痊愈和人體機能的康復。尤其是病剛好,脾胃尚弱之時,如果強求多吃、補養,反而會導致積食生熱,加重病情。這種情況其實不用吃藥,只要少吃點就好了。
“損谷則愈”是從“虛者補之,實者損之”的治療原則中演化而來。如小兒反復高燒不愈多屬實證,當遵守“實者損之”的原則,減少飲食以促進病愈,反之則容易導致疾病反復、長期不愈。再如,腸炎腹瀉經治療后瀉止病愈,需要平穩康復,此時患者大多腹中空空、身體虛弱、分外饑餓,如果敞開肚皮大吃一頓,往往會造成再次腹瀉、病情反復。日本漢方界著名學者小倉重成于上世紀80年代觀察哮喘病患者,除了辨證用藥外,同時還采用控制飲食、通腑滌腸等方法以消里實,從而將臨床治愈率從20%~30%提高到70%~80%。瑞士的民間療法中,也有以饑餓療法使頑固重癥類風濕患者癥狀減輕的研究,這都與張仲景“損谷則愈”的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進入冬季,人們的傳統觀念都是要多吃、進補。冬季進補是可以的,但切記一定要平衡好“補益”和“損谷”、“食養”和“食復”的關系。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的性質也有寒、熱、溫、涼、平之別,食補一則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的食物,才能有助身體健康和疾病恢復;二則要注意飲食有節,任何食物,即使平性的也不能過量。小兒、老人、胃腸弱的人、病后初愈者尤其要做到少吃肉、少吃補品,晚飯不能太飽。▲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