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養胃并非人人適合 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不宜多喝
醫學指導/中醫世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聰
日漸入冬的羊城,清晨寒意初現。這樣的季節里,喝一碗熱騰騰的粥,是不少老廣早餐的不二之選。粥,因其溫軟、易消化,一直被腸胃不好的人看作養胃佳品。然而專家指出,并非所有胃不好的人都適合喝粥,而一向被列入“甜蜜”食物黑名單的粥,糖尿病人也并非完全不能吃。小小一碗粥原來也有這么多養生講究,且聽中醫為我們一一道來。
喝粥養胃?
并非人人適合
今年35歲的陳先生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工作,平時壓力大,三餐不定時,胃一向不好。聽說“喝粥養胃”,陳先生的太太每天早餐都給丈夫準備各種粥,陳先生有時加班錯過了正常晚餐的時間,回家也是喝粥當消夜。
然而,太太的“愛心粥”喝了一段時間,陳先生的胃病不僅沒有好轉,燒心、噯氣等胃部不適的癥狀反而更明顯了。陳先生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得知他得了胃食管反流癥。醫生提醒陳先生,他這一類胃病是不適合喝粥的。
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不宜多喝
“喝粥養胃”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喝粥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也是因人而異的。喝粥會促進胃酸的分泌,因此并非所有胃不好的人、胃病患者都適合喝粥。”中醫世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鄧聰告訴記者,對于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如萎縮性胃炎患者,喝粥確實有助于腸胃消化,從這個角度講,喝粥確實“養胃”。
以前生活條件差,吃不飽,患萎縮性胃炎的人比較多,導致胃酸分泌不足。這時喝粥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還能提升血糖,所以才有喝粥養胃一說。但現在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后,人們吃得好、吃得飽,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就像陳先生,這類病人并不適宜喝粥養胃,因為粥會促進胃酸分泌,繼續喝粥,反而會加重病情。”此外,像胃酸分泌過多的消化性潰瘍患者,也應減少喝粥的頻率,以免火上加油。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習慣天天喝粥,雖然比較好消化,但也會帶來問題。這是因為,粥經長時間熬制后,部分營養成分會流失,并且喝粥無需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口腔唾液腺的分泌。再者,粥水分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不利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酸分泌過多的胃病患者,應多進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質或固體食物,如饅頭、面條等面食。”鄧聰指出,所以腸胃不好的人能否“喝粥養胃”,要根據病情具體選擇或咨詢醫生意見。
糖尿病人喝粥加點豆類粗糧
民間有“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的說法,這是因為傳統的粥主要以白米為原料,煮得越爛越容易消化,使得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因此在很多糖尿病人的食譜中,粥是“違禁品”。“其實,糖尿病人也并非絕對不能喝粥,關鍵要搭配合理。”鄧聰介紹說。
怎么搭配呢?第一是加豆類。
“如果粥的原料中豆類占據一半以上,糖尿病患者就不必過于擔心喝粥后血糖升高。”研究表明,綠豆、黃豆、蕓豆、豌豆、赤小豆、鷹嘴豆、扁豆等豆類的升糖指數都在30以下,糖尿病病人可適當選擇。
但鄧聰特別提醒,糖尿病人吃的粥在充分煮熟的基礎上,要盡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因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也越慢。
第二是加粗糧。“煮粥時可加入燕麥、大麥、糙米等低糖食材以增加口感,但不要加入糯米、白米、粘米等血糖指數較高的食材,少加紅棗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糖尿病病人可以喝粥,但要控制好量,并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計算好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同時定期監測血糖。
三款冬季養生粥
鄧聰推薦了3種適合冬季食用的養生粥。
1.三米三麥粥——調節腸胃
功效:軟化血管,降血脂、膽固醇,美容,祛斑,減肥。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
材料:小米、糙米、薏米、大麥、燕麥、蕎麥各取一份。
方法:將食材洗凈泡半小時;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煲至水滾,加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煮約一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鹽或糖調味即可。
2.黑豆羊肉粥——補腎壯陽
適用于:腎虛面黑,腰脊酸痛,雙膝無力的人群;男子陽痿、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怕冷等。
材料:黑豆50g,羊肉適量,粳米100g,幼鹽少許。
方法:新鮮羊肉斬件,沸水中滾五分鐘,撈起洗凈;黑豆放入鐵鍋中,不必加油,炒至豆衣裂開,洗凈晾干;粳米洗凈泡半小時;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煲至水滾,加入上述材料,用中火煮約一小時,加鹽即可。
3.二棗粥——補脾養血、安神
適用于:失眠,心悸,面色不華,神疲等癥狀者。
材料:酸棗仁30g,雞心棗15枚,粳米100g,紅糖適量。
方法:將酸棗仁單獨煎水,取汁去渣;雞心棗去核;粳米洗凈泡半小時。砂鍋內加入酸棗仁汁,與粳米、雞心棗共煮約一小時,加紅糖調味即可。(記者黎蘅 通訊員魏星、黃月星)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