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記住三個字
雷妍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出自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也是中國傳統醫學養生所尊崇的理念,短短幾句話,高度概括了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順、和、節。
順,即順應。日常生活中,人們要順應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生長發育的規律,“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順應自然規律,包括季節變換、晝夜更替等,養生要與陰陽四時變化相適,隨著季節變換,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調整自身的養生步調。春生,即春天人應順應萬物復蘇的自然規律,多給予奉獻、夸獎贊賞,以養護初生的陽氣,也可以思考一年的計劃;夏長,即夏季萬物繁茂,人也應該為一年的奮斗打下基礎。生活中要夜臥早起,適當流汗,讓積存在體內的廢物代謝出去;秋收,即萬物成熟,草木開始凋零。此時應當早睡早起,讓情志保持安定平和,以便減緩秋天肅殺之氣對身體的影響;冬藏,即冬季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此時也正是人體養藏的最好時刻,人們應當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不僅如此,一月之中、一天之中也都有其相應的規律。比如,一天24小時中,陽氣隨時間變化而消長,日出時陽氣生,午間陽氣最盛。正因如此,中醫大多提倡睡子午覺,即在子時、午時,陰氣陽氣生發時,需要對其進行保護,與其變化相順應,一天中的陰陽二氣也會運行順暢。
和,即調和、調適。將復雜矛盾的事經過調和、調適,使之達到和諧狀態。“和”有時也是指一種狀態,即精神情志的平和。《黃帝內經》強調“和喜怒”“安居處”,就是告誡人們要時常保持心態的平和,使自己適應所處的生活環境。因為養生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養調情緒、避免生氣,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在學習養生知識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
節,即節制、簡省。《黃帝內經》強調“節陰陽而調剛柔”,指的便是要節制各種欲望。古代醫家認為人減壽的重要原因是“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為滿足各種欲望,而消耗自身的精氣,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歷代中醫都把節制欲望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要節制欲望以期養生,只能依靠個人主觀上的自我節制。這一點在《老子》中也有明確說明:“人生大期,百年為限,節護之者,可至千歲,如膏之用小炷與大耳。”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定量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省著一點用,就可以延長壽命。▲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