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頻頻出現確診病例,新冠病毒會影響食品安全嗎?
劉子若
從“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新冠病毒”、“豆制品銷售區域樣品陽性”再到“百事工作人員確診”,仿佛什么食物都會被拉進黑名單,成為新冠病毒的傳染中介。每當新冠病毒與食品聯系在一起時,總會變得人心惶惶。有關食品安全與病毒,急需專業解答。
食品是如何沾染病毒的?
一直以來,微生物都是食品安全中一類主要的污染因子,主要存在三種情況:①存在致病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②存在病毒,如禽流感病毒、豬瘟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等,以及新型冠狀病毒;③存在可以產生真菌毒素的真菌類微生物,如曲霉菌。
這些微生物一部分是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部分是在農作物生長和農產品貯藏過程中產生的,如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還有一部分是在食品加工過程、運輸貯存過程中由于環境和個人不衛生產生的,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另外,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也有因操作人員自身疾病導致的病毒污染食品事件,如甲乙型肝炎病毒、新型冠狀病毒,這些污染都會造成食品的不安全。
病毒真的會在一切表面存在和傳播嗎?
病毒的生存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一些病毒對環境的耐受比較高,生存能力比較強,如肝炎病毒。而另一些病毒對環境的耐受能力比較低,生存能力比較差,如新冠病毒。但是,一些食品是適合病毒生存的,如水產品、畜產品和一些水分多的食品。在食用這類食品時,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廚房衛生、生食或沖洗不充分都會有感染的風險。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帶包裝的食品感染病毒的風險也是存在的,一是食品加工時可能被感染,這就需要對食品加工企業加強監管,做好食品原料、加工環境的食品安全,消費者也要將這類食品加熱后再食用;二是包裝材料在運輸過程中被污染,這就需要經常對運輸工具進行消毒,對運輸人員進行每日體溫檢測和定期核酸檢測,消費者也要及時處理外包裝,并對食品加熱后食用。
食品出現安全問題,應該怎么處理?
發現食品生產存在安全問題的,不僅要將該階段生產的食品做封存處理,還要將已經進入市場的食品做下架和召回處理。對于已經銷售的受到污染的食品,消費者應該不再食用。
另外,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食品也是病毒傳播的良好載體。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接觸食品時應該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對于鮮食的水果要用可以洗水果的洗潔精清洗干凈,盡量少食或不食未經加熱處理的涼拌類蔬菜,食品要充分加熱后食用,菜板和刀具要清洗干凈,并保持干燥,防止新冠病毒通過食物傳播。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