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免费无码日韩大胆视频网,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人民網健康·生活

筑牢全民健康基石 全民健身煥發新活力

——寫在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

崔元苑 楊迪

2020年08月08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健康時評:動起來,讓生命更精彩

體育消費孕育新生機 云健身點燃消費熱情

2020年8月8日是第12個“全民健身日”,今年的時空背景注定特別。一場疫情,讓民眾更加體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全民健身風潮涌動,從最簡單的廣播操、跳繩、仰臥起坐到瑜伽、客廳廣場舞、啦啦操……形式多樣、全家上陣、活力滿滿。

運動健身無疑是主動健康、預防疾病、提高生命質量最經濟最有效的策略。這也是建設健康中國,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的關鍵和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傾力謀劃全民健身事業,將落實全民健身戰略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路徑和重要抓手。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更是把“全民健身行動”作為推進健康中國的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特別強調運動對于健康的促進作用。

如今,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到著力解決群眾“健身難”、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再到“健身與疾病預防”的理念在千萬個社區和家庭中傳播、實踐與厚植,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正在一步步筑成實景。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人民群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

“運動是良醫”。推進全民健身就是推進健康關口前移。

回溯2013年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曾指出:“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時強調:“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同年8月25日,在會見凱旋的第三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全體成員時,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叮囑:“希望同志們充分認識體育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積極意義,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普及全民健身運動,促進健康中國建設。”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全民健身納入其中。綱要指出,“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到2030年,全面建立優質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疫情背景下,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顯著提升,居家健身、主動健康、預防第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民眾保持身心健康、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的首選方式,被視作抵御病毒的“良藥”。

在黨中央的科學謀劃與整體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最近的國民體質健康數據監測顯示,城鄉居民體質達標合格率為89.6%,比2000年87.1%提升了2.5個百分點。這組數據的背后,是15分鐘健身圈的打造、健身設施的配備和完善、城鄉健身環境的均等化發展和各類人群健身需求和熱情的高漲。折射出了民眾以“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觀念轉變,凸顯出了“大健康”“大衛生”理念貫徹的顯著成效。

養成科學健康的運動觀

讓主動預防成為社會共識

全民健身既是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也是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提升的重要呈現。如今,從“能省則省”到“花錢運動換健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投入到了健身行列。在很多健身場所,銀發一族成為常客,普拉提、瑜伽、啞鈴等時尚健身項目受到他們的格外青睞。

63歲的金阿姨每天都要到上海市楊浦區殷行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報到。“困擾了我20多年的失眠通過健身逐漸好轉,現在安眠藥也停了。”她嘗到了健身的甜頭。

今年70多歲的李阿姨是一位健身達人,40多歲時她曾因患肺癌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但她憑著頑強的意志,從死亡線上掙扎著活了下來。身體康復后,她開始認識到健身鍛煉的重要性。先是自己走步、跳操、打太極拳,現在則迷上了去健身房,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游泳、器械等系統性鍛煉。如今,她不僅身體各項指標正常,每天的生活也因充沛的體力充滿精彩。“與其把錢花在看病吃藥上,不如把錢放在健身上。”她如是感嘆。

除了銀發一族,現在很多中青年群體也成了亞健康的大戶,頸椎病、腰椎病、三高等問題十分常見。“這往往都是長時間久坐造成的。久坐是當今慢病發生的第一獨立危險因素。坐的時間長了,細胞和細胞之間的不良信號傳導就出現了,從而為慢性疾病埋下了隱患。”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王正珍表示。

“全民健身行動”亦明確指出,缺乏身體活動成為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定期適量進行身體活動有助于預防和改善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壓、心臟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并能促進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

新冠疫情期間,線上運動會、直播教學、知識競賽、居家健身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健身熱情。跑步路線圖網上展示、家庭室內定向、健步走等一系列新穎有趣的參賽方式,吸引了大批健身愛好者積極參與。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保健方式也在疫情時期成了倍受推崇的“香餑餑”。人們擺脫了“臥床躺”“身體閑置”,在運動中收獲著健康與快樂的改善。

談及疫情期間的居家健身經驗,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向人民健康介紹,自己這個年齡還能做一些俯臥撐、沖拳、引體向上等運動。每天基本上保證早晨做200-300個俯臥撐,晚上做300-500個。“這樣能夠保持身體有一定的運動量,防止肌肉萎縮退化。一方面保持健康;另外一方面保持充沛的精力。”吳尊友說。

“我家上至80多歲老人下至5歲小孩,都跟著我在家跳操”“在家跳跳廣場舞,既解悶又能活動筋骨,可謂一舉多得”“多跳啦啦操,對腰背疼痛,下肢無力,脖子酸脹等都有很好的舒緩效果”……在疫情期間人民健康發起居家健身系列活動中,參與的網友們也紛紛留言,表達著自己的健康獲益。

對于后疫情時代全民健身的推動,吳尊友建議要把運動當作自己生活和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堅持下去。根據自己的身體機能狀態,堅持一定的強度,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就能獲得科學健身帶來的很多好處。

“智能教練”“云健身”

全民健身煥發出新活力

個體的免疫力、抵抗力是預防疾病的根本基礎。在大眾主動健康與健身意識提升的背景下,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健身”模式越來越受到群眾青睞。更移動、更智能、更輕便等特性,刷新了人們的健身體驗,激發了大眾的健身需求。

在北京市朝陽區東風橋一處健身小區,早晚鍛煉的市民們紛紛點贊公園健身有了“智能教練”。這些戶外智能健身器械。每一組器械上都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保證供電。市民使用健身器械時,其屏幕上可以實時顯示多項運動數據。

“之前我大多在家里跟著健身APP 上的視頻課程練習,現在則更喜歡到健身房現場接受專業教練的指導。全程訓練下來,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化、趣味性都很強。”北京白領張紅說。

隨著民眾健身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的健身產業也在由“花費高、受眾少”向“服務剛需、平價消費、數字化運營”轉型。一些小而精的健身機構通過數字化改造,根據每位客戶的“健身檔案”開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運動處方”。這種訂制化的服務,既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健身體驗和效果,同時也能夠降低成本、提升健身場地的使用效率。

同樣,今年因疫情“宅”家,足不出戶的線上“云健身”模式也開始風靡。人們的健身環境、健身方式在新的場景下悄然改變。

業內人士預測,經過疫情的考驗,在線健身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人們在防疫期間養成的運動習慣會有所保留,定期運動有望成為常態。而這其中,將會迸發出很多產業新形式和機會點。

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費能力提升了,人們的健身意識也更足了,健身消費熱的背后反映的是大眾對健康體魄的追求,對生命質量的渴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身體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實現“兩手抓、兩手贏”的背景之下,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位置,繼續構建覆蓋面更廣的、更加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全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才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為實現偉大的健康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責編:崔元苑、許心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