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里的中醫:不合時宜
熊 建
“不合時宜”這個成語的流傳是因蘇軾發揚光大的。他有一次拍著肚子問侍妾們:“你們知道這里面都有什么嗎?”有人說“都是文章”,有人說“都是見識”,蘇軾均搖頭。這時朝云說:“一肚皮不入時宜。”蘇軾大笑。
這里的“不入時宜”就是“不合時宜”在運用中的變體,最早是漢哀帝因為更改年號造成不良后果,被認為是“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中醫學把哲學上的這種應該順應時宜的思想引入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加以揚棄發展,形成了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治療法則和用藥原則。
比如治病上,同是感冒,在不同地域、不同年齡段、不同發病時間,表現是有差異的:南方偏濕熱,北方偏燥寒;青年多壯實,老年多體虛;夏秋多濕熱,冬春多寒涼……不同的病理表現,決定了不同的治療原則。所謂“夏令用香薷,猶之冬月用麻黃”“夏不用麻黃,冬不用石膏”等古訓,正是順應時宜思想的經驗總結。
再比如用藥上,中醫強調道地藥材的運用,認為生長在不同地域、采收于不同時段的藥物,其質地、成分、效果是有差異的。四川等省份的大山里,黃連、大黃等苦寒藥物是道地的;河南等省份一馬平川,山藥、菊花等溫和藥物是道地的;吉林等省份冰天雪地,氣候寒冷,人參、鹿茸等補益藥物是道地的;廣西等省份陽光常駐,雨水豐沛,柑橘、沙參等滋養藥物是道地的。
民間流傳的諺語“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割了當柴燒”“春來正月間,薺菜是靈丹”等,說明老百姓都知道采集茵陳、薺菜應該在初春時節,這時藥效最好。所以說,順應時宜的思想精髓,深入人心,而不合時宜的做法,則被認為應該放棄,改弦更張。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