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区小说区区亚洲影院,国产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免费无码日韩大胆视频网,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人民網健康·生活

患者也是醫生的老師(醫說新語)

張宏偉

2021年04月23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求醫過程中,患者和家屬聽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遵醫囑,聽醫生的話,只有這樣,疾病才能治好。臨床上,這甚至已經成了“金科玉律”和“真理”。但在前幾天的門診上,就遇到了一位沒聽醫囑、反而受益的患者。

  這是一位61歲的海綿狀血管瘤患者,15年前因左側面部麻木、疼痛,來門診找到我。看過影像資料,結合癥狀,我判斷為海綿竇內的海綿狀血管瘤,大小約4厘米。

  這個位置的海綿狀血管瘤和頸內動脈、眼球運動神經等重要結構關系密切,手術難度大,以當年國內外的手術水平做這種類型的手術,風險非常大,甚至很多神經外科醫生那時還將這種腫瘤錯誤診斷為“腦膜瘤”。因此,我當時建議患者先放療,再定期復查,根據復查結果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我給出的這個診療方案基本上也是當時醫學界的共識。

  但患者卻擔心:放療使腫瘤縮小后,與其他神經組織會粘連得更加緊密,以后連手術都不能做了。就這樣,患者沒有聽醫生做放療的建議,而是選擇了不去管它。令人奇怪的是,患者徹底拿定主意后,面部麻木癥狀持續了幾個月后消失了。

  這期間,患者還是定期復查,每一次復查發現腫瘤都沒有變大,也沒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日常工作也不受影響。患者退休后還游山玩水去了很多國家,對待生活積極向上、樂觀。

  前不久,患者又感到左側面部麻木,“是不是腫瘤變大了?”有點忐忑不安,又來到門診。通過檢查,發現腫瘤大小、體積和15年前幾乎完全一樣,盡管現在手術切除這個腫瘤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鑒于面部麻木癥狀不重、腫瘤也未明顯增大,我還是建議患者繼續觀察,如果期間出現了新癥狀,再及時就診。

  這位患者15年前跑遍了北京各大神經外科突出的醫院,醫生給出的治療意見,可以說在當時的醫療水平條件下,代表了國內最頂尖醫生的權威看法。但患者“硬”是沒有聽醫囑,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從現在來看患者的選擇是正確的。目前國際上對海綿竇內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指南中有一條:對個別患者可以進行醫學觀察。

  這個病人的求醫歷程給了我很深的觸動:醫學不是萬能的,是有局限的,它是一門實踐科學、是在不斷發展進步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患者才是醫生最好的“老師”。或者說醫學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這種不完美不僅體現在醫學和醫生在某種疾病治療上的無能為力,也體現在醫學和醫生對某種疾病認識程度上的局限性。但正是這種不完美和局限性,才鞭策醫生孜孜以求,促進醫學不斷進步,攻克醫學難題。疾病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敵人。

  在15年前的技術水平條件下,醫生對海綿狀血管瘤這種疾病的認識程度,從治療上來說只有兩種:手術為首選,如果無法手術就要放療。但這位患者的就醫歷程告訴我們,一直不生長的情況也是存在的。目前這也成為了神經外科學界對海綿狀血管瘤疾病的共識。相信這個共識的取得,是很多醫生經歷了像我遇到的這位患者的經驗后收獲的。

  最后還是要提醒患者,不要因為一個個案,就否定了遵醫囑的重要性,以為就可以不聽醫生的建議了。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往往是在治療了成百上千、上萬患者后得出的經驗,甚至是整個業界對疾病的共識。這些共識和經驗適用于絕大多數甚至99%以上的患者,所以大家還是要遵醫囑,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

  (作者為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責編:張文婷、楊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