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有宜有忌 立秋后調養脾胃正當時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節氣。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人民好醫生”特別策劃《節氣新語》欄目,邀請到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主任張聲生做客演播室,向大眾科普有關秋季進補的中醫養生知識。
貼秋膘并非人人都需要
入秋后,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指的是人們此時開始進補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但實際上并非人人都需要貼秋膘。貼秋膘更適合于虛證人群。一些營養過剩人群,如肥胖、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等患者,如果盲目進補,可能會加重原發病。
秋季進補有講究
1、循序漸進。經歷了炎熱的夏季,人們由于大量吃冷飲、冰凍食品,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特別是體虛者。此時大量進補必然難以消化吸收。所以,秋季進補之前,脾胃應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階段,可先補食一些既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調理脾胃功能。
2、選擇合適的食材進行調養。魚、動物瘦肉、禽蛋,山藥、紅棗、蓮藕等富有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是很好的選擇。藥食兼優的菱角、板栗也是調理脾胃的佳品。它們具有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功效。
調養脾胃遵循五原則
現代人長期處于空調環境中,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對脾胃不利。尤其立秋之后,天氣早晚較涼,身體一旦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導致胃腸收縮、痙攣,引起胃痙攣、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疾病。養生學上,有“秋來伏不去”之說。此時調養脾胃,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調養脾胃可以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1、飲食作息規律
在干燥的秋天,身體的水分特別容易蒸發。身體在缺乏水分的情況下,血管會較脆弱。對于胃潰瘍、胃下垂、胃出血等患者來說,要特別注意飲食、作息的規律性,以免加重胃部負擔,導致病情惡化。
2、以淡補為主
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清淡食物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
3、吃祛濕熱的藥膳
脾胃虛弱者適當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藥膳,對身體大有裨益。祛濕的藥材最常用的莫過于香薷。
4、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
茯苓、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瀉秋涼,又能防秋燥。
5、少吃消暑水果
俗話說“秋瓜壞肚”。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會損傷脾陽而導致出現腹瀉等脾胃疾患。因此,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