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鏈”,這些“硬技術”功不可沒
過國忠
迅速查清并阻斷病毒傳播鏈,是科學精準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手段。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江蘇省常州市采訪了解到,該市面對出現新冠病毒零星散發,采取“人防+技防”有效控制住病毒傳播,沒有發生社會傳播。目前,已連續幾天無新增確診病例。
該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用最快速度阻斷了新冠病毒傳播?
讓核酸篩查信息跑得更快更準點
疫情發生后,該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反應迅速、連夜行動、處置果斷,第一時間封控小區、進行流調溯源、中風險管控區全員核酸篩查、信息推送和協查,嚴防病毒發生社區傳播,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曾擔任過常州應急核酸采集醫療隊(南京隊)領隊的楊樂告訴記者,目前流行的德爾塔毒株,其臨床癥狀更為隱匿,核酸檢測是最有效的篩查手段和確診依據。
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風險,該市所有具備檢測能力的醫院,全面面向社會開放,并通過社區、網格員、志愿者等,鼓勵市民自愿檢測,主動接受篩查,對于中高風險地區,采取定點定人分段多輪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盡早發現感染人群,快速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該市新冠核酸檢測城市基地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常州一院醫學檢驗科周圍醫生介紹,根據疫情防控需求,11月3日,全市儲備的60名核酸檢測人員緊急進駐市新冠核酸檢測城市基地實驗室并開始樣本檢測,負責樣本接收、清點、整理、核酸檢測和報送結果的全流程工作。
該市新冠核酸檢測城市基地實驗室負責人、常州一院醫學檢驗科主任史偉峰介紹,核酸檢測一般要經過取樣送檢、核酸提取和PCR核酸檢測三個環節,是一項高技術、高難度、高風險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檢測人員實行閉環管理,視標本采集情況進行班次動態調整。通常情況下,按三班(6小時/班)的形式進行輪班檢測,當出現3—6萬份大批量標本時補充儲備的核酸檢測人員即可。這樣既有效保證了市封控區、管控區和醫療機構溢出標本的及時檢測,又減少了核酸樣本的積壓。
史偉峰告訴記者,為防止院感,該院在提取樣本前,都要對樣本進行病毒滅活,來確保檢測人員的安全。同時,通過技術的不斷革新,不斷改進病毒滅活的方法。
“以前采用水浴箱里或干燥箱進行56度、30分鐘滅活,現在改為在病毒保存液里,添加胍鹽的方法,有效提高病毒滅活效率。”史偉峰說。
讓現代先進技術作用發揮更大些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科副主任江淑芳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初期,往往存在底數不清,社區、家庭傳播等嚴重問題。因此,找到感染來源,阻斷社區傳播鏈,不僅僅要靠實施“封閉管理”,用上“拉網式大排查”人防,更要應用大數據、核酸篩查等現代技術手段,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進行感染源頭有效控制。
楊樂介紹,核酸檢測點作為一個人群密集的場所,是一個有氣溶膠噴濺風險的場所。如何通過快速核酸檢測,既把潛在人群中的感染者找出來,又有效避免感染?
因需求較大,常州二院第一時間上線了自助核酸檢測預約功能,幫助市民更快捷地完成核酸檢測。
11月6日,是常州市武進區御城小區開展第3次全員核酸檢測日子。早晨,封控的湖塘鎮永定社區御城小區內,地上出現一臺正在爬行的通體黑色四足仿生智能機器人。
武進公安分局科信大隊二級警員黃劍波介紹,這臺四足仿生智能機器人,既可以遠程遙控,又有自主避障能力,在“實戰”中可以進入危險區域執行任務。
讓大數據技術發揮大作用,實現對相關人員的數據動態化掌控,并且開展有效的模塊化分析,從而實現了精準防控,使得密切接觸人員“不漏一人”,精準到位。
過去,常州的社區對于外來人員和重點對象排查主要靠“鐵腳板”,效率低、風險大。現在,建立AI+社區平臺后,出入口人臉識別、出入口車輛識別、人臉識別單元門禁、AI視頻監控等系統,可做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牌、入樓刷臉、視頻覆蓋。
此次,這套AI智慧系統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市依托AI人臉識別和車輛識別等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篩查特殊人群,嚴控內員、嚴防外員,大大提高了排查效率。
醫院、車站、商場、賓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場所,流動量大。目前,這些地方都在進出通道安裝上紅外熱像測溫儀,所有進出人員經過時,體溫都會自動顯示在監控屏幕上,發現異常及時把信息推送到相關部門,實現聯防聯控。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