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舒心過大年? 多位權威專家送上健康“錦囊”
人民網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喬業瓊)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節日期間,圍繞如何做好疫情防護、怎樣吃得健康、心理如何調試等方面的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愛玲、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監測與評估部主任李英華面向廣大網友進行了詳細講解。
疫情防控不放松 健康平安過大年
隨著新冠病毒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先后在全球范圍廣泛流行,全球疫情仍處在高水平流行狀態。節日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增加、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在即,都使得我國境內面臨的疫情輸入風險和傳播風險加大。
“大家對于當前的疫情形勢的嚴峻性要有充分認識,千萬不能因為我國近兩年疫情控制得比較好,放松了疫情防控的意識。”吳尊友強調。
吳尊友表示,一定要保持常態化防控意識,堅持落實個人疫情防護措施,特別是在通風不好的密閉環境中,比如乘坐公用電梯、公共汽車、地鐵、飛機、高鐵等,要堅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手衛生等。
吳尊友還表示,如果出現發熱、咳嗽、打噴嚏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并采取措施防止傳染家人,以及在就診過程中可能傳染其他人。
“只要每個人都能堅持常態化防控措施,我們就一定能防范疫情的發生,或者及時控制發生的疫情!眳亲鹩颜f。
李英華介紹,開展健康教育,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方法。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例,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公眾做好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少聚集等個人防護行為,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對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英華呼吁,希望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更不要有僥幸心理,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把疫情期間養成的好習慣保持下去,健康平安過大年。
嘗試自我調適 減輕心理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會有抑郁或者焦慮的一些情緒反應,比如由于考試成績不符合預期,工作壓力大,或者家庭矛盾等影響,可能會煩躁、苦惱。
對此,陸林分析,如果能夠正常地睡眠、吃飯和上班、休息,工作和生活都沒有影響,這種情況并不是疾病,無需擔心。通常隨著上述問題的解決或者自身的調整,這些焦慮、抑郁的情緒反應就會消失。
“但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矛盾、沖突、應激始終存在,讓一個人平時變得睡不好覺,吃不下飯,班也不想上,內心很痛苦,就可能發展為焦慮癥或者抑郁癥的疾病狀態!标懥直硎。
陸林提醒,由于節假日、疫情的不確定和季節的因素,抑郁癥、焦慮癥患者病情可能有加重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
陸林建議,要嘗試自我調適,通過心理暗示、注意力轉移、自我安慰的方法來減輕壓力。
“一是要按時睡覺,建議11點到12點之間一定要睡覺,不要到12點之后;二是要設定一個明確的、現階段可以完成的目標,嘗試挑戰自我,嘗試新的事物,學習一些新的技能和設置一個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專注完成,有助于獲得自信和成就感;三是要開展體育鍛煉。要勞逸結合,注意飲食,禁煙限酒,避免沾染不良習慣;四是要學會尋求社會的支持。遇到困難或者不順心的事情時,要及時向家人、朋友尋求幫助。不要諱疾忌醫,如果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緩解,一定要及時就醫!标懥终f。
飲食有節 吃得好又健康
春節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好吃好喝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既要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呢?
劉愛玲表示,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早睡早起,一天三頓飯,定時定量。盡量避免一天一頓飯、兩頓飯或者是上頓接下頓、嘴不閑著的情況。
在春節期間,人們的食物種類一般都比較豐富,涵蓋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豆類!靶枰⒁獾氖,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要依據膳食指南的推薦,做到飲食有節、粗細搭配、葷素搭配,特別是肉類不能貪多,不能不吃主食,蔬菜還是要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劉愛玲說。
糖果、花生、瓜子、點心等零食,是春節的必備品,但這些零食大多含高鹽高油高糖,因此,劉愛玲建議吃零食要做到“三合理”。
劉愛玲說,首先是種類合理。要選擇干凈衛生、營養價值高、正餐不容易吃到的一些食物作為零食;第二是數量合理。要以一天三頓飯為主,零食只是一個補充,不能本末倒置,用零食來代替正餐;第三是時間合理,零食和正餐最好間隔1小時以上,睡前半個小時或者孩子玩耍的時候最好不要吃零食。
“看電視或者聊天的時候,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了,這時候要特別留意,最好遠離零食” 劉愛玲說。
最后,劉愛玲提倡大家在家吃飯。她說,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家人的健康,建議盡量在家里吃飯,陪老人孩子聊聊天,一起下廚比拼一下廚藝,或者借這個機會給孩子教一些做飯的生活技能,更能體會闔家團圓的樂趣。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