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共體惠及鄉鎮,離百姓越來越近
張佳星
【親歷者說】
從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外出務工的老夏在看病時選擇了“逆行”——大多數人是在縣醫院看不好病要轉移到大城市去,而他卻回到自己家鄉的縣醫院治療。
老夏很快就康復出院了,不僅如此,在外地要花費30萬元的手術費,由于在縣內手術有醫保,報銷比例高,他個人才花費了1.5萬元。
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以下簡稱醫共體)建設,突出“強縣域、強基層”導向,很多縣醫院一改往日面貌,向上請教名專家、名醫院,向下指導鄉鎮衛生院,成為縣域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對于這些改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醫院黨委書記楊發武有著深刻的體會。
提高醫療質量,帶動科室發展
“老百姓看病最關心的是‘能不能看好’‘別給我看壞了’!睏畎l武說,信任問題決定了群眾愿不愿意到基層醫院來看病。要把這個問題回答好,讓群眾信任縣醫院,首先要解決的是醫療質量問題。
對縣醫院來說,診療規范、臨床路徑都有,但落實是最大的問題。
“濉溪縣醫院把專家治院寫入醫院章程,讓內行參與決策、為醫院發展出謀劃策!睏畎l武說,整個醫院形成了尊重專家、崇尚業務的氛圍。
在這樣的基調里,濉溪縣醫院開始狠抓醫療質量。例如開展抗菌藥物和輔助藥物專項治理、積極參與臨床路徑管理評比等。2016年至2021年,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平穩下降,輔助藥物支出也從1270萬元降到50萬元以下。
這些“內功”的修煉,從根本上提高了醫療質量。但楊發武認為光這些還不夠,因為單靠縣醫院的實力和水平,難以服務好縣域內的93萬余人。
老百姓需要大專家,就去外地邀請他們過來。上海東方肝膽醫院的楊廣順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單春雷教授都成了給縣里、鎮里、村里居民看病的醫生,而且這些大專家坐診次數一年比一年多。外地醫院專家為濉溪縣人民坐診手術的次數,從2019年的56次,提高到2021年的1235次。
“通過與多家大型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設立名醫工作室,請上級醫院專家定期來濉溪縣醫院坐診、教學,我們不僅把優質醫療資源請了進來,還帶動了醫院各科室的發展!睏畎l武說。
醫共體惠及鄉鎮,離百姓越來越近
要做好整個縣域群眾健康的“守門人”,縣醫院只發展自身也遠遠不夠。楊發武說,要在做好自己,留住、接住病人的同時,答好“如何持續幫助衛生院做大做強”的問題。
2016年,在對醫共體建設情況進行充分調研和準備的基礎上,濉溪縣醫院和縣域內的12家鄉鎮衛生院、163家村衛生室成立了醫共體。
為了改變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弱、百姓縣外就醫現象難以控制的情況,楊發武一次次走訪基層,了解醫共體內每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現狀。
“把離老百姓最近的醫療機構管理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幫扶提高這些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通過制度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楊發武說,這幾年,醫共體從原來的松散型轉變為緊密型,讓老百姓感受到當地整體醫療質量的進步。
在緊密型醫共體內,轉診機制確保小病、輕病下沉到衛生院;通過設立運營獎補專項資金和其他途徑,緊密型醫共體對會診手術、駐點幫扶、簽約服務的醫生給予補助,還為鎮、村醫務人員提供免費的進修機會。
“濉溪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敢于放權,把12家衛生院的管理和人財物都交給濉溪縣醫院,醫保資金打包給醫院,讓醫院可以心無旁騖,在無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干好醫共體整個體系的各項工作!睏畎l武說。
濉溪縣醫院每年給予每家鄉鎮衛生院50萬元資金幫扶,用于改善就醫環境、購置設備、學科建設以及培養醫療人才。2021年2月,濉溪縣南坪鎮一村民被送到鎮衛生院,濉溪縣醫院心內科的王醫生正駐點幫扶;颊咄蝗粫灥,心跳消失,王醫生果斷使用除顫儀為其除顫,為后續救治贏得寶貴時間。而在醫共體建設前,鎮里沒有除顫儀,也沒有人會用。
醫共體讓更多新技術、新設備走進村鎮。通過搭建起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平臺,患者在救護車內的一切情況可以直傳到濉溪縣醫院遠程會診室的屏幕;趯颊邤祿颓闆r的判斷,醫生在救護車上就可為患者對癥搶救。
濉溪縣縣域醫療水平和能力的大幅提高,是整個中國基層衛生健康能力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同的縣城、鄉鎮,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者正在通過制度創新、吸納人才、開展科研等方式,努力成為一城、一鎮、一村居民健康的“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