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了頭孢,還能喝酒嗎?醫生緊急提醒!
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 春節是走親訪友、聚會聚餐的高峰期,不過,當前,冬季呼吸道疾病依然頻發,不少節假期間感冒、發燒的民眾在還能不能喝酒?“頭孢就酒,說走就走”,真的這么可怕嗎?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消生覓劑科普團隊給了權威解釋。
“頭孢就酒”為何會導致“說走就走”?
這首先要從酒精(乙醇)在人體內的代謝說起:正常情況下,酒精進入人體后,約有10%左右會隨著呼吸、尿液及汗液等以原形排出;其余則需要在各種酶的不斷催化下“變身”,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如果乙醇在“變身”過程中遇到阻礙,即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由乙醛代謝成乙酸,導致乙醛在體內蓄積。當血中乙醛濃度升高5-10倍會出現乙醛蓄積綜合征即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的雙硫侖樣反應會致人死亡。雖然到不了“說走就走”的程度,但還是有“走”的可能。
所有頭孢類藥物遇到酒精都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嗎?
答案是否定的。
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團的頭孢類藥物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美唑、頭孢米諾、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尼西、頭孢替安、頭孢氨芐、頭孢唑林、頭孢拉啶、頭孢替坦、頭孢克洛、拉氧頭孢等。其中以頭孢哌酮的發生率最高。
部分非頭孢類藥物也對乙醇代謝有抑制作用,從而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如甲硝唑、替硝唑和奧硝唑。故當使用這些藥物期間也應注意避免接觸乙醇。
頭孢噻肟、頭孢唑肟、頭孢他啶、頭孢磺啶、頭孢克肟因其分子結構中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團,理論上不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除了注意含有類似雙硫侖結構的藥物,公眾也要關注含有乙醇的藥物。如部分產品說明書中描述的含有乙醇成分的藥物,常見的如氫化可的松、地西泮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在藥物制備工藝上要求加入乙醇以增加藥物溶解性和穩定性的藥物,如感冒止咳糖漿、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亦需與上列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團的藥物分開使用。
如何避免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1、如果首先接觸的是含甲硫四氮唑基團或抑制乙醇代謝的藥物,需要等待藥物5個半衰期的時間,不同藥物半衰期不相同,保險起見,建議接觸藥物3-5天后再接觸乙醇。
2、如果您首先接觸的是乙醇,根據5個半衰期的原則,需等待6h×5=30小時;但肥胖的人酒精在體內代謝速度相對慢,所以建議在接觸乙醇至少2天后再使用含甲硫四氮唑基團或抑制乙醇代謝的藥物。
一旦發生雙硫侖樣反應該如何處置?
輕度反應:一般休息后2小時左右會自行緩解。
中度反應:吸氧、臥床休息,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進行輔助檢查,可通過口服或靜脈輸液增加液體入量,加快藥物和乙醇排泄。
重度反應:給予藥物對癥處理,如納洛酮催醒。休克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藥改善循環,亦可使用地塞米松用于搶救。
特別提示:無論雙硫侖反應程度如何,均需即刻停止飲酒/用藥,必要時催吐。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