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擁有良好體魄的同時,也渴望擁有健康的精神。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精神疾患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危害之一。為此,人民網健康頻道特推出《心理診所》欄目,定期跟您聊聊熱點的心理話題,帶您走進健康精神園地。本期,我們來關注成長中的煩惱。
原生家庭給我們的傷害,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變成一種饋贈。因為傷害讓我們更能理解,某些人格缺陷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而有意識的去避免再用同樣的方式傷害下一代。【詳細】
“我很自卑,我是個胖子”,“同學都說我不胖,可我就是想減肥”“為什么我一直對身材不滿意”……這個夏天,Q心理平臺上收到了許多這樣的傾訴和提問。
很多女孩子明明身材很好,卻對自己身材的看法很消極,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消極的身體意象”。對此,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應對這樣的困擾呢?【詳細】
7歲的妙妙一直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懂事又聽話。但最近,她變得越來越不愛笑,容易生氣,還常常有頭痛、嘔吐的情況。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弟弟出生之后。類似的哥哥姐姐“抗議”的例子數不勝數:杭州某13歲女孩因母親懷二孩以死相逼以致母親打掉二胎;吉林市一16歲少年欲從商場四樓跳下,原因是妹妹的出生讓他感覺到父母對他的關愛減少了……【詳細】
在與人發生矛盾或經歷失敗的時候,我們常常不愿意承認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某個環節做錯了,即便是有鑿鑿證據的情況下,人們也傾向于否認自己的過錯。我們為什么不愿意相信“是自己錯了”? 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會傾向于選擇性地遺忘自己做得不對或不道德的事,這種現象叫“非道德健忘癥”。【詳細】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是因為不愿上學而被父母火急火燎的帶到醫院心理門診,多為初中、高中生,也有低齡的幼兒園小朋友。有的孩子一上學就生病,不得不請假在家;有的提到上學就有情緒反應,抵觸、煩躁、哭鬧等。而且這些孩子并非是我們認為在學校表現一團糟的學生,相反更多的是平時成績不錯,甚至是老師眼里的乖學生。那么孩子怎么就不愿上學了呢?【詳細】
嬰幼兒是個特殊群體,他們開始產生獨立意識,卻很難表達清楚,總是需要爸媽去猜。猜對了,皆大歡喜;猜錯了,可能惹怒了寶寶的小脾氣。我們就生活中的常見情景,為大家解讀寶寶的心理密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