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勢必進一步激發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明確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守護健康,你我有責,為國民健康問題提供了統籌解決方案。
實現健康中國,有賴于人人參與。對于健康,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社會、政府,都應未雨綢繆,進行健康投資和健康建設,對各種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預警和管理,盡可能用較少的投入換取較大的回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個人的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幸福,還關系到家庭、集體和社會的利益。個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對社會的貢獻,是一種有道德、有責任感的體現。所以說,健康對于每個社會成員來說既是責任也是義務。
從“大衛生”“大健康”的視野看,我國仍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特別是近年來,多種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職業危害、食品安全、生活方式等因素造成的健康透支有可能吞噬經濟發展的紅利。有人整夜沉迷于形形色色的娛樂活動,有人自詡“宅”男而不愿意鍛煉,有人天天大快朵頤,還有人明知吸煙之害卻不能自拔……所有這些,到最后都會以損害健康為代價。
健康中國建設,共建是路徑,共享是歸途。樹立“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主體意識是當務之急。國家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但維護健康不只是國家的責任;疾病可以交給醫生,但擁有健康不能僅依賴醫生。健康自主權要握在自己手里,正所謂“我的健康我做主”。近年來,健康意識的社會覺醒讓人欣喜。從廣場舞的流行就可窺見,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是建造健康中國宏偉大廈的深厚動力。而從個體到社會的全民健康素養和健康知識的提升,則是這座大廈的基石。
人們常說,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只有人人都樹立健康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將健康“零存”起來,依靠責任自覺,防止生活方式病的產生、傳染病的擴散傳播以及環境衛生的惡化升級,最后才能實現健康的“整取提現”,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財富積累和經濟發展上行做“加法”。個人生活質量提高了,公共健康威脅減少了,無形中政府公共健康治理的成本節省了,社會負擔減輕了,人民才能共享康樂幸福。
當然,將責任意識轉化為公民行動,也需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如果一味強調個人責任卻忽視諸多健康問題背后的社會原因,那也是選擇性失明。比如,經濟粗放型發展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如何規避?員工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休假權利是否有切實保障?公共健康保障體系是否完善?公共體育設施是否到位?拉直這些問號,不僅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部署”。只有政府主導、社會組織、人人參與,才能共同支撐起一個充滿美感與力量的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