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了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方針和目標,作出了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指導新形勢下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人民健康是最可寶貴的財富,擁有健康的人民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戰略,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堅持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世界性難題,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大病保險制度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但也要看到,我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人民群眾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對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寄予更高期望。唯有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經過長期努力,我們不僅顯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把握這“四個堅持”,關鍵是要深刻領會“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方針,牢牢抓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這一根本點,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政府要有所為,通過多種方式讓全體人民公平獲得;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政府加強規范管理,保障人民健康權益。
“上工治未病。”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重視重大疾病防控,重視少年兒童健康,重視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健康,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繼續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要大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管理體系,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要充分發揮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以這次大會為新起點,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成為新要求,全體人民共建共享健康中國的目標一定能實現!